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

認識植物 < 台灣山蘇花 & 南洋山蘇花 > --> 傻傻分不清楚


這類植物原生在台灣共有三種,即南洋巢蕨或稱南洋山蘇花(Asplenium australasicum (J.Sn.)Hook.)、台灣山蘇花(Asplenium nidus L.)和山蘇花(Asplenium antiguum Makino), 其中南洋巢蕨和台灣山蘇花分布於台灣低海拔地區,而山蘇花分佈在中海拔山區。此三種的差異為:山蘇花其孢子囊長度約和側脈長度等長,且其株型較小,而南洋 巢蕨和台灣山蘇花株型較大,孢子囊長度約為側脈長度的一半。另外南洋巢蕨其葉軸在遠軸面具有顯著隆起的中稜,而台灣山蘇花其葉軸在遠軸面僅為一段的突起, 且其上不具中稜。除此之外,亦發現疑是山蘇花與台灣山蘇花的雜交種。目前種植以南洋巢蕨和台灣山蘇花較多且產量較高,而山蘇花較少。為避免混淆,以上三種 本文接下來皆以山蘇花作為通稱。
台灣山蘇花



學名:Asplenium nidus L.
科名:鐵角蕨科(Aspidiaceae
原產地:熱帶東非、馬達加斯加、印度、中國南部、中南半島、馬來西亞、印尼、澳洲昆士蘭、太平洋島嶼、菲律賓、蘭嶼、台灣、琉球
生育地:森林內樹幹上中高位或岩壁上,著生、岩生或偶地生
海拔高:0-1500m

南洋山蘇花
學名:Asplenium australasicum (J. Sm.) Hook.
科名:鐵角蕨科(Aspidiaceae
原產地:廣泛分佈於熱帶亞洲、新幾內亞、澳洲昆士蘭、蘭嶼、綠島、台灣
生育地:森林內樹幹上中高位或岩壁上,著生、岩生或偶地生
海拔高:0-1500m

山蘇花又稱鳥巢蕨,台灣地區共有三種。名字「最短」的「山蘇花」(Asplenium antiquum Makino), 孢膜「最長」,幾達葉緣。分布海拔最高,約1000 -2500m的霧林帶最常見。分布緯度也最高,可達日本、韓國,台灣算是其分布最南端。「台灣山蘇花」(Asplenium nidus L.),名字最像特有種,分部卻最廣。從非洲至亞洲熱帶、亞熱帶地區,澳洲昆士蘭都可以見到台灣山蘇花。名字還是  林奈先生幫他取的。台灣的低海拔山區普遍可見。至於南洋山蘇花,則是1857年英國植物學家John Smith從 台灣山蘇花中區分出來。一般熟悉的「炒山蘇」主角就是南洋山蘇花。分布在熱帶亞洲至澳洲,台灣算是他分布的北限。常見著生在海岸林、平地至極低海拔山區樹 上、岩石上。名字較長的兩種山蘇花,孢膜卻較短,僅葉軸到葉緣的一半不到。山蘇花的特徵與分布海拔與另外兩種名字長的明顯不同,不易搞混。台灣山蘇花和南 洋山蘇花在北部郊山常一起出現,鄰近的東南亞國家低地雨林也常同時出現在同一棵樹上,不仔細看容易將二者混淆。最大的差別是,南洋山蘇花葉軸背面有明顯的 棱狀凸起,台灣山蘇花則無。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